以案说法:债权诉讼时效届满,抵押房屋能解押吗?
浏览:700
发布时间:2025-03-02 23:08:12一、案情介绍
2009年11月,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《机械买卖合同》,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台价格为88万元的挖掘机,其中的首付款为25万元,采取分期方式支付。为担保首付款的分期支付计划,甲乙双方又签订了《抵押合同》,甲公司用其股东名下一套面积为319平方米的住房提供抵押担保,并办理了抵押登记。
其后,因各种客观原因,双方并没有实际买卖挖掘机,乙公司一直未主张实现抵押权。因甲公司股东欲出售房屋,多次要求乙公司配合办理房屋解押遭拒,甲公司遂诉至人民法院,要求乙公司配合涂销房屋抵押。
一审法院认为: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,未行使的,人民法院不予保护。
根据双方约定,甲公司应当最迟在2010年4月20日付清首付款,依照当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的规定,乙公司应当在2012年4月20日之前向甲公司主张债权,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。乙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曾经主张过债权,应当认定该债权诉讼时效已经届满,不再享有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。
抵押权设置的目的在于担保债务的履行,若对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期限不进行限制,将使抵押财产的归属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,不仅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亦不利于物的使用和流通效能的发挥。故,抵押权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前未行使抵押权,抵押人请求涂销抵押权登记的,法院依法应予支持。遂判决乙公司协助甲公司办理案涉房屋的抵押权涂销手续。
乙公司不服一审判决,上诉至二审中院。
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:此案法律事实发生于民法典施行前,但物权法以及民法典对于抵押权人超过主债权诉讼时效主张抵押权,法院不予保护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。
抵押权的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拍卖、变卖等变价手段方能实现,主债权诉讼时效已经届满的抵押权因不受法律保护,而丧失了其保障债权实现的基本功能,且此时如果不赋予抵押人主张涂销抵押的权利,则会出现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以及抵押人行使物权均受限制的“抵押僵局”,既不能使当事人从抵押关系中摆脱出来,也不能实现抵押物的物尽其用。
有鉴于此,主债权诉讼时效一旦届满,就应当赋予抵押人请求涂销抵押登记的权利,以破解“抵押僵局”,实现物尽其用。故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二、法律解析
1、《民法典》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,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;未行使的,人民法院不予保护。
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,抵押权人将无法行使抵押权,抵押人可以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。但抵押权是担保物权,属于支配权,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,抵押权人未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,抵押权本身并未消灭,抵押权人仍然可以依据抵押合同对抵押房屋进行处分,只是失去了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。
实际上,由于失去法律强制效力保护,抵押权人往往无法行使抵押权,但也因为抵押权没有消灭,抵押房屋上一直存在权利负担,影响市场流通,双方将陷入僵局。
2、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》第五十九条规定,抵押权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前未行使抵押权,抵押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请求涂销抵押权登记的,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。
允许抵押人涂销抵押权登记
一方面并未损害抵押权人实际利益,涂销抵押权登记,主要影响抵押权的公示状态,并不意味着抵押权被消灭,只是不再影响房屋的正常利用,抵押权人的抵押权益仍在,只是因自身怠于履行权利,不再受到法律强制力保护。
另一方面,从公平角度出发,抵押权人怠于行权,导致房屋一直处于负担中,实质损害了抵押人的利益,抵押人并无过错,其权利理应受到保护。
本案中,为促进抵押物最大化发挥价值,法院依法支持了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协助注销抵押权登记的诉请。
上一篇: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上学受影响吗? 下一篇:每日学“典”法律知识